China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Planning Tsinghua University

权威解读|2022年IMD世界竞争力排名发布中国大陆排名保持稳定

2022年6月20日 |

2022年6月15日,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(IMD)发布了2022年度的世界竞争力排名(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s),中国大陆在参评的63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7位。丹麦首次排名全球第一,美国排名第10位。在人口超过4千万的经济体中,中国排名第3位,排名前两位的是美国和德国。

 

 

 

IMD基于一个经济体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能力来进行排名,强调经济体的竞争力不仅来自于GDP和生产力,还有企业面临的政治、社会和文化因素。政府要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基础设施、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稳定政策环境,以鼓励企业可持续地创造价值。基于这种认识论,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主要根据经济表现、政府效能、商业效率设施建设等4大类指标对各个经济体进行评价,每大类又包括5个子类,并动态调整指标体系。2022年,IMD综合了335项指标,其中纳入排名的客观数据指标163个(大部分是2021年的数据)、调查数据指标92个(来自2022年2-3月份的企业经理人调查),不纳入排名的背景数据指标80个。

 

从各分项排名结果来看,经济表现依然是支撑中国大陆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。近20年来,中国大陆经济表现总体稳定在参评经济体中的前五名,在四个分项指标中表现最好。其中,中国大陆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(第1位)、外商直接投资(第1位)、出口总额(第1位)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。

 

政府效能稳步提升。过去十多年,中国大陆在政府效能上的排名呈现总体上升趋势,2022年度的排名为第29位,在所有参评经济体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。其中,中国大陆在社会凝聚力(第3位)、政府政策的适应性(第4位)、失业率性别差距(第5位)等方面表现亮眼。

 

商业效率显著进步。2012-2020年间,中国大陆在该分项上的排序提升了17个名次。2022年,中国大陆在商业效率分项上排在第15名(前25%),比2021年提升2名。其中,中国大陆在经济社会改革共识度(第3位)、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感知(第4位)、金融部门资产规模(第5位)等方面排名靠前。

 

软硬件设施建设明显增强。2022年,中国大陆在设施建设分项上排在第21名,与2012年相比提升了8个名次,近年来总体维持在参评经济体的前三分之一。其中,中国大陆在“教育”维度下的PISA成绩合格率(第1位)、大学教育水平(第3位),“健康与环境”维度下的环境相关技术投资(第3位)、森林面积增长率(第3位),以及“技术设施”维度下的执业工程师数量(第4位)等方面优势明显。

 

中国大陆在IMD世界竞争力排名中的变化(2000-2022)

 

IMD和世界经济论坛(WEF)是国际上最权威的两大竞争力研究机构。其中,IMD从1989年开始发布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,1995年起正式将中国大陆正式纳入竞争力评价体系。

 

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作为IM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合作伙伴,自2008年起参与了《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》的编制,负责大陆地区的问卷调查、数据分析等工作,至今已合作完成了15个年度的竞争力报告。